模式切换
I/O 操作篇
Java 中的序列化是什么?
Java 中的序列化是指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可以讲这些字节流保存到文件中或通过网络传输。反序列化则是将字节流恢复成对象的过程。
序列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象的持久化存储和传输,让对象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或不同的时间点被重建和使用。通过序列化可以将对象的状态以字节的形式保存下来,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恢复,从而实现了对象的跨平台传输和持久化存储。
在 Java 中,要使一个类可以序列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该接口是一个标记接口,没有任何方法。 - 所有的非静态成员变量都是可序列化的,如果有不可序列化的成员变量,需要使用
transient
关键字修饰。
使用 Java 的序列化机制,可以通过 ObjectOutputStream
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并写入文件或网络中。反之,通过 ObjectInputStream
可以从字节流中读取数据并还原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时候,对象的类和字段的定义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序列化版本不匹配或字段丢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