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切换
准备工作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开公司
必须开公司的理由无非就是业务中需要用到营业执照,或者开具发票。
- 开实体店:需要营业执照才能合规经营。
- 开网店:入驻平台需要用到营业执照。
- 团队创业:需要有公司来分股份。
- 需要向客户开具发票(个人也可以到税务局开具,只是税率高一些)。
- 和客户签订合同:需要用到公司相关资质。
开公司后的价值
- 注册商标,保护品牌
- 个人是不可以注册商标的,只有持有营业执照才可以注册商标。
- 越早注册商标,能够及时地保护自己的品牌。
- 注册商标需要时间,并且可能会不通过(得等 6-12 个月后才可以知道是否通过)。
- 提早注册公司避免名称被占用,有助于提前布局公司的品牌。
- 给员工上社保
- 社保连续缴纳非常重要,断缴会影响到医保,还可能会影响购房买车的资格。
- 如果已经从公司离职,没有地方可以上社保,可以自己开公司,用公司的名义给自己上社保。
注册公司需要花多少钱?
- 注册资本(资金)
2023 年 12 月 29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自 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认缴登记制,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并配套规定了催缴出资、股东失权以及出资加速到期等制度。不再像之前认缴制的注册企业资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将注册资本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打进公司帐户上。
实缴登记制是指实际到位的资金数额,实缴制是认定企业银行账户实际到位或按照约定于一定期限内的资金数额为注册资本数额的制度,即公司营业执照上注册资本是多少,企业就必须存入银行验资帐户多少资金。比如:A 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 500 万,那企业就必须一次性存入 500 万到银行的验资帐户,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验资证明文件,不然无法完成公司的注册。 认缴登记制是 2013 年《公司法》修订后的概念,即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只登记公司所有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强制要求提交验资报告,也就是不要求股东在短期内实际出资。股东可以在章程中自行约定出资的时间、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期限等。未缴清出资的股东相当于对公司负有债务。认缴制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也打破了注册资本信用的泡沫,使资本运作方式更加高效灵活。
- 注册公司得花一定的钱
办理公司的过程中需要花一定的成本。当然,自己全程办理,可以省不少钱。这些成本包括但不限于:
- 注册地址:一些地方是允许住宅作为注册地址,但也有一些地方没有营业性质场所是不能作为注册地址的,如果是这样不管是找一间场所还是找代注册的公司都得花钱。
- 行业资质许可:例如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花费时间、人力会比注册公司大,找代办公司需要花钱。
- 税务相关:公司注册完成需要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报到(有些地方市监局直接同步数据过去就不用),且后面需要记账报税,找代账公司需要花钱。
- 硬性开销
包括但不限于:租房子、招员工、做推广。
开公司前要理解的基本知识
- 公户、私户分开
开公司后,一定要把对公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公司的开销尽量都从公户出,个人开销走私户。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公私分明",有利于账务清晰,有助于公司合规化。
- 尽量使用发票
与个人相比,开公司后不管花钱还是收钱都得要发票。
收款需要使用公司的账户收款,并且给对方开具发票。花销则使用公司账户直接转账,并且向对方索要发票,如果使用个人转账,则还是要到发票后使用公司账户转给个人(此过程称为:报销),否则只能算为个人花销,不能算作公司支出。
- 报税、年报工作
开公司后一定要做好报税及年报工作。
每个月报一次个人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则每个季度报一次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每年的上半年需要完成上一年度的工商年报,否则公司将会被拉入经营异常名单。
- 营销电话
自拿到营业执照后,你的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将会被不法分子拿到,请注意甄别!
- 工商、税务等部门回电
工商和税务部门会抽查部分企业的经营情况(没有特殊情况请记得回答正向逻辑),如果始终无人接听,则很有可能会被拉入经营异常名单。
在经营异常名单内的公司,将无法开具发票、无法报税等。想要从该名单中移除非常麻烦,并且此异常记录将会留在企业征信上。
- 没有业务往来,需及时注销
如果公司没有业务,一定要去注销,放着不管将会被拉入经营异常名单,长时间则被吊销。吊销是非常严重的措施,法人及股东未来再次开公司将会被限制。